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厕姑什么意思 紫姑信仰与厕姑揭秘传统厕神的文化意蕴 厕狗什么意思

“厕姑”是中国民间信念中的一位神灵,又称“紫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是汉族民俗传说中的司厕女神。其信念源于…

“厕姑”是中国民间信念中的一位神灵,又称“紫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是汉族民俗传说中的司厕女神。其信念源于古代,主要流行于南北朝至宋代,至今在部分地区仍有遗存。下面内容是关于“厕姑”的详细解释:

一、身份与起源

厕姑的传说主要有三种来源:

1. 何媚说(主流说法)

厕姑本名何媚(或作何楣),字丽卿,唐代莱阳人,原为寿阳刺史李景之妾。因遭李景正妻嫉妒,被虐待至死,于正月十五被害于厕所中。天帝怜悯其遭遇,封其为厕神。

2. 戚夫人说

相传厕姑实为西汉戚夫人(刘邦宠妃),她被吕后残害于厕所,后人将其奉为厕神。因“戚”音近“七”,后演变为“紫”“子”,故称紫姑。

3. 三霄娘娘说

出自《封神演义》,云霄、琼霄、碧霄三位仙姑(赵公明之妹)被姜子牙封为“坑三姑娘”,其法宝“混元金斗”化为马桶,象征厕神。

二、祭祀习俗

民间祭祀厕姑的活动称为“迎紫姑”或“请厕姑”,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七、十一或七夕。仪式特点如下:

  • 方式:用稻草、布头或木偶制作真人大致的厕姑像,置于厕所、猪栏或灰仓旁;或用粪箕、瓜瓢、笤帚等物代替偶像。
  • 咒语:迎神时诵念“子胥不在(丈夫不在),曹夫人已行(正妻已走),小姑可出”,若偶像变重或活动,视为神灵降临。
  • 目的
  • 占卜吉凶:询问蚕桑收成、婚姻、生育等事。
  • 娱乐功能:请厕姑作诗、下棋、玩“射钩”游戏(具体制度已失传)。
  • 庇护女性:妇女向其倾诉心事,祈求家庭和睦、子女平安。
  • 三、名称的方言差异

    因地域和迎请方式不同,厕姑有众多别称:

    | 地区 | 名称 |

    | 山东邹县 | 邀厕姑 |

    | 广东 | 请厕坑姑 |

    | 杭州 | 召厕姑 |

    | 苏州、绍兴 | 坑三姑娘 |

    | 江西 | 瓜瓢姑娘(用瓜瓢)|

    | 浙江宁波 | 筲箕姑娘(用簸箕)|

    | 湖北、陕西 | 紫姑 |

    四、文化内涵

    厕姑信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

  • 她并非掌管厕所事务,而是成为弱女子的保护神,代表被欺凌者的冤屈与反抗。
  • 祭祀活动蕴含对美德、公平的向往,如《显异录》载其死后“能占众事”,实为底层民众对“申冤先知”的灵魂寄托。
  • 五、现代遗存

  • 台湾地区:仍存“迎紫姑”习俗,祈求生产顺利、婆媳和睦。
  • 方言留存:如河南固始方言中,“茅茨”指厕所,可能与厕姑信念相关。
  • 网络文化:衍生出“妙力一下”(借上厕所放松)等流行语,可视为厕神文化的现代转化。
  • “厕姑”是融合悲剧传说与民俗信念的厕神化身,其核心是占卜与庇佑功能,体现了民间对弱者的共情和对超天然力量的敬畏。随着厕所建筑格局变化(如从室外迁入室内),传统仪式虽式微,但其文化符号仍以方言、节俗等形式延续。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