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出处 廉颇蔺相如列传将指什么?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假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司马迁《史记’里面的名篇,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下面内容三个方面:
一、作品定位与结构
-
合传性质
该列传以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为主角,同时附述赵奢、赵括、李牧等将领的事迹,形成“主传+附传”的复合结构。通过这五人的人生轨迹,司马迁展现了赵国从赵惠文王到赵王迁约70年的兴衰史,尤其强调君主用人与民族命运的关系。 -
核心事件
列传围绕三大经典故事展开:- 完璧归赵:蔺相如以智勇保全赵国和氏璧,化解秦国的外交威胁;
- 渑池之会:蔺相如护卫赵王与秦王周旋,维护赵国尊严;
- 负荆请罪:廉颇因嫉妒蔺相如地位而挑衅,最终被其以民族为重的大义感动,负荆登门和解,成为“将相和”的典范。
二、人物塑造与主题想法
-
人物形象对比
- 廉颇:以勇武著称的战将,性格刚直但能知错改过。其“肉袒负荆”的举动体现了武将的坦荡与家国担当;
- 蔺相如:外交家与战略家,以“先民族之急而后私仇”的胸怀化解危机,展现文臣的聪明与格局。
-
核心主题
司马迁通过将相从冲突到和解的经过,强调“将相和则国安”的政治聪明,并借廉颇晚年被弃用、赵括纸上谈兵导致长平之败等事件,警示君主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三、历史影响与文化符号
-
成语典故来源
该列传贡献了“价格连城”“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十余个成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语料库。 -
后世传承
- 文学教育:作为人教版语文教材篇目(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成为弘扬团结灵魂的经典文本;
- 地域文化:河北邯郸至今保留“回车巷”“廉颇巷”等遗址,印证历史事件的地标性。
这篇列传不仅是历史记录,更通过人物命运的跌宕,传递了治国用人之道与家国情怀,成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观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