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举棋不定的意思(举棋不定)

举棋不定的意思骨科医生来会诊了,“嗯,这个要手术的,准备一下吧。”我看着患者的颈椎磁共振有点举棋不定,究竟要不…

举棋不定的意思
骨科医生来会诊了,“嗯,这个要手术的,准备一下吧。”我看着患者的颈椎磁共振有点举棋不定,究竟要不要开呢?(图1)
图1. 患者颈椎MRI见C3/C4,C4/C5,C5/C6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

患者是位老先生,因“进行性行走困难20余年”来遗传病门诊就诊,到他的号时,他划着剪刀步蹒跚地迈进诊室,坐定后开门见山说他怀疑自己有遗传病,为啥呢?他说他已故父亲生前走路就不好,但问及具体情况他已经记不清楚了;此外他还一个哥哥,由于历史原因很早就搬到外地了,但通过电话交流得知这几十年来走路也不好。那能不能让他来一趟呢?病人说离得太远不方便。
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颅神经无殊,掌颌反射阳性,双上肢肌无力5级,无肌萎缩,双上肢二头肌腱和三头肌腱反射+++,Hoffman反射双侧阳性,上肢深浅感觉正常,下肢肌张力极高,而近端肌力4级,远端5级,膝反射踝反射亢进,有踝阵挛,双侧病理征阳性,下肢深浅感觉正常,双足内翻,大小二便尚可,偶尔有尿不尽感。
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他所提供的病史,基本可以判断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你做过什么辅助检查吗?”,病人说几十年来一直没查过,虽然他疑心自己带有遗传病,但一直没有去探究,现在活到这个岁数了,他想解开心里这个谜团,所以鼓足勇气来到我们医院。

颈膨大和其以上节段病变的症状
颈膨大是指脊髓上段一个膨大的部位,位置在颈髓4到胸髓1节段。颈膨大内有大量支配上肢运动的前角神经元,如果此处的前角细胞受损,可以导致所支配的上肢肌肉无力和萎缩,而颈膨大处的锥体束受累,又可导致下肢的痉挛,因此颈膨大病变最突出的表现是:上肢下瘫(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上瘫(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而颈膨大以上的锥体束受损,导致的是四肢痉挛性瘫痪。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一个症状定一个位,推理太快了容易扯着蛋,静下心来分析,患者双上肢腱反射活跃且没有肌肉萎缩(图2),病变部位应在颈4节段以上的锥体束,但究竟是脊髓还是颅脑还不能确定,你可能会说双侧症状应该考虑脊髓,诚然大概率如此,但也有例外,我想起前不久遇到的一个案例。
图2. 患者双手手内肌无萎缩

意外的结局
患者,43岁,女,因“进行性行走困难4个月”住院,查体发现四肢腱反射都很活跃,双侧巴氏征阳性,脊髓!一定是脊髓病变!外院用磁共振对整条脊髓上上下下地扫描,却未见异常,病人无奈之下转投华山。床位医生懵了圈,没有病灶那考虑啥?梅毒?痉挛性截瘫?亚急性联合变性?肝性脊髓病?艾滋病脊髓病?越来越离谱了。我说你怎么知道一定是脊髓病变呢?按照目前查体至多定位到颈4以上,“以上”也包括脑袋瓜子,去,把头颅MRI约了。我原本猜测这个病人是痉挛性截瘫或是原发性侧索硬化,MRI可能会看到锥体束异常信号,也或者什么都看不到,不过我猜错了,这个病人居然是多发性硬化(图3),只不过不是常见的缓解复发型,而是慢性进展型(PPMS)。
图3. FLAIR相可见患者颅内有多发病灶,病灶长轴垂直于侧脑室壁,符合多发性硬化表现。

以往的经历不禁让我胡思乱想起来,我跟病人说,在没完善辅助检查前先不要下结论,或许你得的不是遗传病,为了方便检查还是先住院吧。入院后我们完善了头颅和整个脊髓的磁共振检查。头颅没事,但没想到颈髓磁共振见到上述表现:在C3-C4的位置严重的椎间盘突出。从定位角度说,这个位置的卡压无疑可以解释四肢反射腱活跃,我见到磁共振时瞬间有种庆幸的感觉:看看,还好收进来吧,差点把颈椎病给漏了!

骨科医生来会诊,觉得有手术指征。不过我这人可能心眼比较多,得来太容易反倒让我感到不踏实,我又想到了另一个案例。

真正的颈椎病
患者,女性,77岁,因“颈部疼痛,四肢麻木无力2周”入院,查体:颈部活动受限,双上肢肌力3级,双侧掌颌反射阳性,Hoffman征阳性,双手手内肌明显萎缩,尺侧半浅感觉减退。胸4以下浅感觉减退,掐她右腿基本不痛,掐她左腿的的话还有痛觉,而震动觉正好相反。双下肢肌力均减退,左侧2级,右侧下3级,膝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阳性。这是一个高颈段的病变,并且有那么点脊髓半切的味道:左侧肌力和本体觉更差,右侧浅感觉更差,后来做了个MRI证实是高颈段的椎间盘突出症(图3),术后患者症状缓解。
图3. 患者颈椎MRI见C3/C4,C4/C5,C5/C6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此图和图1比较相似。
要说这两人的片子并无二致,可临床症状差别怎么这么大?颈椎病和痉挛性截瘫有哪些鉴别点呢?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和高颈段颈椎病的鉴别。
1. 病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通常为慢性进行性恶化的病程;而颈椎病的自然病程有三种形式,最常见的阶梯状恶化,每次加重之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这种形式约占70%多,第二种为慢性进行性恶化,类似于痉挛性截瘫,约占20%多,第三种为快速进行性恶化,约占5%。
2. 症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的突出表现是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1/3的患者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感觉症状不明显,33-59%的患者踝震动觉稍弱;颈椎病也有四肢无力僵硬,尿频尿急、痉挛步态和本体感觉障碍,和痉挛性截瘫相似,但颈椎病患者常会出现明显的颈痛、双手灵活度下降、肌肉萎缩和手套样感觉障碍,容易和周围神经病混淆,Chiles BW等研究中有76例患者,其中有82.9%的患者有双上肢感觉异常。
3. 对称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症状通常两侧对称;而颈椎病则可以不对称,甚至出现脊髓半切综合症。Chiles BW, et al. Cervical spondyloticmyelopathy: pattern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and recovery after anteriorcervical decompression. Neurosurgery. 1999; 44(4):762-9; discussion 769-70;elmir de Oliveira Vila?a, et 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What the Neurologist Should Know. Neurol Int. 2016 Nov 2; 8(4): 6330.

所以这个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倾向于痉挛性截瘫,但影像表现却无法回避,不开刀,怕错过一个可治性疾病;开吧,万一没有效果,那不是白挨一刀?我们实在举棋不定,最后决定还是先测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基因吧,手术则暂缓。尽管基因检测阴性不完全排除遗传病,但做出来阳性的话可以避免病人白挨一刀。
一个多月之后,患者基因报告回报:SPAST全基因杂合缺失,突变指向的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SPG4)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这一大类疾病中,SPG4是最为常见的了。此病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疾病,故而患者父亲和哥哥都有类似表现。SPG4发病通常在成年以后,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痉挛性截瘫,具体表现此处不再赘述,病情一般进行性加重,但轻重程度不一,最终需要坐轮椅的患者占17%,而只消扶一下的也有20%。大多数的患者认知功能不受影响,癫痫、周围神经病及共济失调等比较罕见。SPAST基因突变形式多数为序列突变(75-80%),少数为缺失/重复突变(20-25%),如我们这个案例。

根据这份基因检测报告,我们建议患者不要手术,家族中其他成员如有意向也可来检测。
 
后记

遗传病多数无法治愈,因此基因检测带来的获益比较有限,而这个病例却是个例外。尽管从症状上我们已经倾向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但要说百分之百是它,却也不敢专断。何况骨科已经磨刀霍霍,刀下夺人还是要有充分证据的。幸亏现在有基因检测这样的手段,这事搁在以往,他很可能就被送上手术台了,而结果可想而知。

举棋不定的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