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风句子

【黄河文艺】责任与使命 散文 || 王友明

2020年第63期 总第256期主 管: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主 办: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山东分会社 址:山东济南国际旅…

2020年第63期 总第256期
主 管: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主 办: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山东分会
社 址:山东济南国际旅游度假区
杂 志:《黄河文艺》(纸刊)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CN63-1067/I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2
万众一心 众志长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责任与使命
王友明
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如无影狂魔,在新年伊始、时序接替之际,肆虐横行,由武汉迅速向全国扩散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新春佳节喜庆团圆幸福欢乐时光的人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快速反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打响了一场全民参与阻击疫情的战争。
抗击疫情,匹夫有责。曾经身穿30载军装的我,一直执拗地认为,脱掉军装还是兵。正如那首歌曲所唱的:“我们脱下军装还是兵,就像那褪了色的绿军装,如今岁月已经变了模样,一颗勇敢的心依然在胸中……”是兵,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准备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如今,我尽管已年近古稀,但听到阻击疫情冲锋号角吹响时,看到医务人员无所畏惧的逆行身影时,真想冲上前线,杀它个“人仰马翻”,杀它个“天昏地暗”。可是,我做不到,也没有能力做到。整天宅在家里,虽然不能奔赴前线,投身于战场,但我的情感却始终被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勇士们英勇无畏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极大地影响着、鼓舞着、激励着、感动着!每天晚上,我都很难入睡,满脑子想的都是抗击疫情的事情,寻思着如何才能够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1月27日下午2时许,山西省代县文友李引弟给我发来一条链接,是山西省作家协会写给全省文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当时,我撰写诗文的思路还不清晰,便回复了4个字“没有灵感。”李引弟又发信息说:“可以写诗歌,也可以写散文。”1月29日凌晨12点零1分,我打开手机微信,在《黄河》杂志公众平台上,又看到这封《倡议书》,要求“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勇担使命,牢记初心,充分发挥文学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的重要作用,用优秀作品生动展现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魔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讴歌真英雄。”我反复阅读着《倡议书》,深受鼓舞,内心深处有一种激情奔涌。
放下手机,我闭目静思,自己是一名作家,自1997年12月,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至今,已有23个年头了,也算得上是一名老作家了。再说,2005年9月20日,第五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表彰大会颁奖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荣获“金奖作家”荣誉称号,赴京参加了颁奖盛典,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为我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并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叮嘱说:“一定要多写好作品,要无愧于金奖作家的称号。”我常常在想,一名作家必须要时刻牢记著名作家汪曾祺所说的话:“作家应该有使命感、社会责任和艺术良心。”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作家的称号。多年的新闻与文学创作实践,让我深切感悟到,作家理当做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作家,理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或突发事件,就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要用作品说话,创作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品。这是爱国之心的体现,也是作家责任感、使命感使然。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才会有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才会有动力源。
清晨起床后,我又立刻打开微信,浏览朋友圈,无意间,“宅在家里也战疫”7个字扑入眼帘。这7个字,瞬时激活了我的思绪,放飞了我的记忆。我曾经是一名记者,1970年12月参军后,首长点名让我担任通讯报道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勤奋笔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继被《中华新闻报》《经济消息报》《人民公路报》《生活晨报》《健康人报》《市场消费报》《临汾日报》等7家新闻媒体,聘为记者和特约记者。1995年6月,我被临汾地区中级新闻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批准为记者任职资格。地方为军队在职团级领导干部评定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我是头一个。这也是我国职称改革,把评审任职资格与聘任录用相脱钩之后的一条新闻,圆了我当记者的梦想。2003年11月,我当选为临汾市记者协会副主席。担任记者(特约记者)期间,我采写的多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山西日报》《燕赵都市报》《新闻采编》等报刊,4次被评为全国优秀记者,并获得临汾地区“1988年度模范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等殊荣。
我深知,无论是从曾经的军人角度,还是曾经的记者角度,抑或是如今的作家角度,都应该用作品说话,以笔作枪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都应该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积极撰写诗文,合时而歌而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为大众传播正能量;都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责任,勇于担当,鼓舞士气,赞颂英雄;都应该通过作品为自己更为时代留下深刻的印记,担负起以笔作枪战疫情的责任和使命。想到这里,刹那间来了精气神儿。
于是,我开始用文字抒发一名老兵对伟大祖国的挚爱深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医务人员舍小家、别亲人,义无反顾地逆行奔赴,千里驰援,令人感动。许多退役老兵,不顾身体残疾,不顾个人安危,尽己所能,抗击疫情,令人动容。退役老兵邓志雄,参加法卡山战役时,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他拖着残体,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转业军人黄汉明,年仅58岁就倒在了疫情防控的路上;退伍军人何学江,去武汉最危险的“红区”当志愿者;退伍老兵康帅,身患癌症,依然跑遍抗疫一线赠送物资;26岁的援鄂退伍女兵贾晓阳,在武汉送别病逝患者,她的防护服上写着“保家卫国”四个大字……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英雄壮举,充分反映出老兵们冲锋在前、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无论是城镇或乡村,“宅在家里也是对抗击疫情的最好支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华儿女将五千多年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危难时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受触动的我,饱蘸着真情的墨汁,很快写出64行的诗歌《中华民族礼赞》,发表在《军旅原创文学》,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点赞。

于是,我开始用文字述说一名记者对抗击疫魔前线勇士的绵绵牵挂之情。聆听着“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誓言,目睹着医护人员那一份份按下鲜红手印的“请战书”,凝视着逆行者无所畏惧的奔赴身影,咀嚼着钟南山院士掷地有声的话语,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读完《只想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的文章,我不禁潸然泪下。“只想争分夺秒”,这不仅是医务人员发自肺腑的心声,更是患者及其家人的由衷期盼啊!在这里,医务人员用自己的一片大爱之心,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谱写着救死扶伤的璀璨华章,以自己宽阔的胸怀,无瑕的纯情,唤来了“亲情、真情”的回归。《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机器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穿上这厚厚的‘行头’,很不舒服。走路的时候两脚分开,怕把鞋套、衣服勾破了;头不敢上抬,因为时间长了都会有汗珠掉下来;视力就更不用说了,会有水蒸气的;口罩挂在耳朵上时间长了疼啊,有深深的勒痕,麻木感;感觉憋气的时候,我就在医生办公室那小窗户前站一小会儿,透透气(窗口其实很小的,但也能缓解一会儿)。总结一下就是:走路像个机器人,但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机器人!”这段描写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催下了我的眼泪。我含着泪水,写出诗歌《真心英雄》,发表在《海河文学》。写出散文《那一刻,我流泪了》,发表在《山西日报》,为逆行者的大爱之举加油助威。
于是,我开始用文字表达一名作家对抗击疫魔前线英雄的敬佩和赞颂之情。这场抗击疫魔的战斗,波澜壮阔,荡气回肠,需要敬畏,需要鼓劲,需要讴歌,需要铭记。因而,央视“战疫情”报道,《老年日报》《山西日报》等公众平台上发布的抗击疫情故事,是我关注的重点、热点和焦点。在《守护好每一位重症患者的生命》一文中,当我读到“病房里穿梭着忙碌的、身着厚厚隔离服的医务人员,会议室里各级专家开展严谨而激烈的病例讨论,准确分析研判病情。一张张医嘱,寄予着对生命的呵护”一段时,我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之声。在《“妈妈,我想你,但是我不哭”》一文中,当我读到“山西援鄂医疗队成员、山西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王芳收到一幅画。这是她10岁的女儿王潇婉,为远在抗疫一线的妈妈画了一张手绘。画上的妈妈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旁边几行童诗,让人泪目”一段时,我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一个个抗击疫魔的故事,充溢着人间真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引人共鸣,在我面前矗立起一个个具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和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大形象,让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憾。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白衣天使用坚强和热血甚至于生命奏响了生命的赞歌,用不平凡的举动为五星红旗增添了新的光彩!也正是英雄们用“忘我情怀、无私奉献、向死而生、今生无愧”的壮举,演绎出的人间大爱,使这个春天变得更加温暖。真情所致,文思泉涌,我写出散文《令人刻骨铭心的春天》《致敬祖国》,发表在《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和《西散南国文学》,致敬春天里的最美奋斗者!

宅在家里,我依然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家,变成了抗击疫情的“战场”;笔,变成了抗击疫情的“刀枪”;诗文,变成了射向疫魔的“子弹”。令人欣喜的是,我写出来的抗击疫情诗文,全部被《山西日报》新媒体部收入《山西文艺界战疫作品集》。我把作品链接发到微信朋友圈,赢得了众多点赞和评论。
为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骄傲,以笔作枪战疫情,鼓舞了士气,讴歌了英雄;我自豪,以笔作枪战疫情,未辜负军人、记者、作家的光荣称号,让责任和使命随处闪光!

【作者简介】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临西县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世界王氏》杂志编委、《新锐散文》平台、《散文福地》杂志顾问、《江山文学网》《黄河文艺》《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火花》《黄河》《安徽文学》《黄河文艺》等报刊。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有散文入选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儿童百科?课外读物。

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西北部的大王庄镇境内,景区面积53平方公里。东依淄博,西邻泰安,北接济南,南靠济宁。省道244线、243线分列两侧,王槐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区位位置优越。 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地域广阔,气候湿润,地质生成年代久远,其博大的山体内外,孕育着无尽的自然资源,旅游区内的香山和王石门天上人家是主要游览景区。香山是莱芜市第一高山,傲立于鲁中地区的连绵群山之中,主峰918.7米,因山中盛产香草得名。香山拥有玉皇极顶、香山行宫、奇伟自然造型的“仰佛观天”、“紫霞望月”等名胜。王石门天上人家的万米仿古长城石砌步游道,蔚为壮观;300亩天上牡丹,雍容华贵;万亩槐花谷,似皑皑雪原,香酽醉人;九天画廊,溪流潺潺,植被茂密,古树、奇石、飞瀑,一步一景,似漫漫展开的浓彩画卷。天潭、天池、石门湖、天峡、香潭等水库、塘坝,像一个个璀璨的明珠,碧波荡漾,熠熠生辉。
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是集观光、游憩、休闲、度假、会议、拓展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是集游客服务、餐饮、会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是您举办会议、商务洽谈、产品推广、宴请答谢、婚礼举办的理想选择。
游客服务大厅集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服务、医疗救助、集散换乘、咨询投诉、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监控监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厅,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游客之家。
二楼餐厅能容纳200余人同时就餐,是举办婚礼、团体用餐的最佳选择。会议室可容纳200多人,装有室内无影灯,投影仪、调音台、4台大型音响等,可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包括各种软体的使用、DVD/CD碟片、录像带、各种实物、声音)的播放功能;实现现场扩音、播音,配合投影系统,提供优良的视听效果。
公交出行:
在莱芜长途汽车站内乘坐K206路到大王庄下车转至王石门小公交进入景区。
自驾出行:
①莱芜北出口,经汇河大道,S244到大王庄镇政府驻地进入景区。
②泰莱高速杨庄出口,沿S244到大王庄镇政府驻地进入景区。
③济青南线雪野出口,房干方向行驶5公里左转沿S244到大王庄镇政府驻地进入景区。
④市内驾车经莱城大道、汇河大道、S244到大王庄镇政府驻地进入景区。
客服电话:
0634-5871999 5873736 5873738
电子邮箱:
xiangshanlvyou@126.com
本期编辑李福云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