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说某个地方”车水马龙”时,你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拥挤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这个词组生动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的景象。”车水马龙”的字面意思就是指车辆如流水般连绵不断,马匹似游龙般穿梭其间,形象地表现了交通繁忙、人流密集的热闹场景。
有趣的是,这种现代都市常见的堵车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南朝文学家鲍照小编认为‘芜城赋’里面用”车挂轊”三个字,就精准刻画了古代广陵城(今扬州)街道上车轴相碰、行人摩肩接踵的盛况。看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城市的繁华总会带来类似的交通难题呢!
古代”车水马龙”的具体表现
在古代文献中,”车水马龙”的景象通常用”车挂轊,人驾肩”来形容。”车挂轊”中的”轊”读作wèi,指的是古代车轴两端穿出车轮外的部分,俗称”车轴头”。你能想象吗?当时的街道上马车多到车轴头都相互碰撞了,这不就是古代的堵车吗?
而”人驾肩”则描绘了行人多到肩膀都被挤得架起来的场景。想想看,没有红绿灯的古代城市,居然也能堵车堵到这种程度,可见当时的商业有多么发达,人口和车辆密度有多高!这种景象通常出现在经济繁荣的一线大都市,比如南朝时期的广陵城。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能造成”车挂轊”现象的,大多是比较精细的载人马车,如”轩车”、”轺车”等,车主非富即贵。这说明当时城市里有钱有势的人特别多,他们频繁出行交际、游玩,才把马路堵成了”停车场”。
为什么古代会出现”车水马龙”?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古代交通工具不是很落后吗?怎么也会有堵车现象?其实,这正是古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直接体现。
开门见山说,交通拥堵反映出城市商业活动的活跃。商贾云集、货物往来频繁,天然需要大量运输工具。接下来要讲,它表明城市人口密集,富贵阶层庞大。只有足够多的有钱人购置马车,才能形成”车挂轊”的景象。再者,这种景象通常出现在安宁时期,战乱年代大众哪还有心思逛街出行?
鲍照写《芜城赋》时,正是用这种极点的繁华景象,来反衬后来战乱带来的衰败。想想看,昔日车马拥挤的街道变得荒无人烟,这种对比多么强烈!”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反而成了悲剧的伏笔。
“车水马龙”的现代意义
今天我们用”车水马龙”这个词,已经不仅仅指交通拥堵了。它更广泛地用来形容任何繁华热闹的场景。比如商业街上人流如织,我们可以说”这条街整天车水马龙”;某个地方人气很旺,也可以说”那里车水马龙”。
这个词组之因此能流传至今,正是由于它生动形象,让人一听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无论是描述古代都城的盛况,还是形容现代都市的繁忙,”车水马龙”都是个绝妙的表达。
下次当你堵在路上时,不妨想想古人描述的”车挂轊”景象——原来我们并不是唯一被堵车困扰的一代人!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不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