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唯美句子

孟子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从心守矩的自由书写

不是标题党,是今天《孟子》网课上真实讲到的内容(上面是录音,《孟子》相关文本见后文)。不是噱头,是切身的问题和…

不是标题党,是今天《孟子》网课上真实讲到的内容(上面是录音,《孟子》相关文本见后文)。不是噱头,是切身的问题和思考。学员钰贺听课后在群里分享说:
今天的课程十分有感触,因为故事中的两方我都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在这样的关系之中,完全没有对话,也没有人,没有真实的世界,而身在其中时,却不会感受到哪里不对。例如故事中的女子自己生下孩子抚养,之后又再次出现,都是需要清醒的理智才能做到的,同时这一切所做又需要在明确的感情前提下,这完全是一个正常人的状态。但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看起来并无异样的生活,却完全是错乱绞绕的,这其中的关键就在缺少了对真实的觉知。故事是生活中少见的极端情况,但恰好可以深警,我们日常平常的生活下,有多少根深蒂固的颠倒和荒诞,就像婴儿还不会说话就要牢抓物件一样,浅近又痛彻。
钰贺说的“就像婴儿还不会说话就要牢抓物件一样”,指我在一次书法网课中谈到的经验:
我的一次书法网课视频回放:放开指头的执着【《孟子》网课相关文本】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函,音含。函,甲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矢人之心,本非不如函人之仁也。巫者为人祈祝,利人之生。匠者作为棺椁,利人之死。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焉,于虔反。夫,音扶。里有仁厚之俗者,犹以为美。人择所以自处而不于仁,安得为智乎?此孔子之言也。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故曰尊爵。在人则为本心全体之德,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曰安宅。此又孟子释孔子之意,以为仁道之大如此,而自不为之,岂非不智之甚乎?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由,与犹通。以不仁故不智,不智故不知礼义之所在。如耻之,莫如为仁。此亦因人愧耻之心,而引之使志于仁也。不言智、礼、义者,仁该全体。能为仁,则三者在其中矣。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中,去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章句集注·公孙丑上》)
陈智威博士的书法和琴铭作品后面,我想跟大家分享陈智威博士的《九成宫》书法网课“从心守矩——楷法中的自由书写”。智威通过书法所要寻求的东西,正是《孟子》“矢人”章的“择术”之诫所要启示的东西。智威是留德海归博士,精通德语和德国文化,而我今天的孟子网课中也凑巧谈到茨威格的小说和卫礼贤的《孟子》德译本。
从心守矩——楷法中的自由书写陈智威初次接触书法,是我七岁那年的事。一直练习书法,是我自那时起最喜欢的事。而真正认识到书法的本质,是在有幸得到柯老师指点之后的事。从那以后,仿佛蓦然回首,方才明白,原来“衣带渐宽终不悔”也是妄作。因为书法本来就不离日用,又何来一个伊人,来为之消得人憔悴呢?于是,又仿佛重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带着柯老师作为修身体道工夫的日常书写理念,对各种碑帖的心慕手追,日渐在笔下呈现出时写时新的气象。随着书法与自身生命的不断融合,古人的经典书迹仿佛也不再是与我无关的他物,而是可以优游涵泳于其中的源头活水,可以带我们回归到书者当时无可复制的书写经验中去。这种与生命直接相关联的本质,也是中国古典书法与“美术书写”(calligraphy)的区别所在。这种本质,不仅存在于生命属性跃然纸上的日常书写里,如《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诗帖》等草稿手迹,或是《伯远帖》《韭花帖》等大量传世经典信札中;其实在很多同样被奉为经典的楷书作品里,也无不透露着书者的生命气息。只是书者出于“题勒方畐”(孙过庭《书谱》语)的需要,不得不以楷法真书写出,有别于活泼生动的日常书写。但是,高品质的楷书,也绝非了无生趣的美术字,反而是在法度之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游戏,也可与孔子古稀之年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参。在同济复兴古典书院里,名家云集。作为一名无名小卒,我本无资格班门弄斧。但蒙柯老师错爱,给予我一个与师友们共同学习的机会,谨拟在书院的微课平台,开设楷书系列专栏,与同好们交流楷则法度中的自由书写体会。有“楷法极则”之称的《九成宫醴泉铭》,也许可以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端。我准备用50个课时,从书者欧阳询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书法理念讲起,探讨楷法在初唐发展趋于成熟的历史渊源,并通过全帖通临的书写实践,探寻法度与自由对立统一、相生共存的关系。期待与师友们切磋交流。
陈智威,广东广州人,哲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以及波恩大学,曾任教于深圳外国语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山大学。现为广州市问学书斋书法及语言类课程总监。发表有译著《自然界的艺术形态》、论文《山外有山——论中国古典哲学与艺术的关系》《还须感谢译者——卫礼贤<道德经>徳译及其对布莱希特的影响研究》等相关学术成果。
?
陈智威博士的书法作品
??
点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找到古典书院的更多网课…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