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古风句子

【新锐公开课第四期】李东辉|散文的叙述策略与个性表达

新锐散文情怀温度情感,思想,角度,视野散文的叙述策略与个性表达——郑彦芳散文点评时间:2020年3月27日19…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散文的叙述策略与个性表达
——郑彦芳散文点评
时间:2020年3月27日19:00-20:30
1、李东辉老师简介
李东辉,大学毕业后不久因病导致双目失明,此后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散文三百多篇,百余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两部。曾获首届中国盲人优秀文学二等奖,河北省散文大赛第一名,首届“浩然文学奖”二等奖,四次获得“廊坊市文艺繁荣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2、重点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郑彦芳,笔名,人俏西楼。山西晋中和顺县人,市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3、授课计划:
新锐散文邀请了知名作家作为授课老师,每月请一位老师在群里进行散文写作经验的传授,重点点评一个重点作者的作品,指出其得失,以利于其提高。授课时,由被点评人主持,介绍授课老师,讲授过程中可与老师交流提问。讲授完毕后,群成员可交流提问。今天是第十课,由李东辉老师授课,点评重点作者郑彦芳的作品。
4、授课的课件,点击即可阅读:
【重点作者】郑彦芳|时光背面
【来稿选粹】郑彦芳|风过留痕
5、李东辉授课记录
散文的叙述策略与个性表达
——兼谈郑彦芳的散文大家好!不用鼓掌啊,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春天,能够在这儿跟各位文友相聚特别高兴。是这样,前一段时间,刘莉老师给我分配任务,让我结合咱们的重点作者郑彦芳老师的散文创作,做一期公开课。之后,认真阅读了郑彦芳老师的一些作品,然后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归纳了一下,我想从两个方面围绕她的散文写作,跟大家做个交流。也给它起了一个题目,叫《散文的叙述策略和个性表达》。这个题目不是我凭空想的,是在读郑彦芳的作品过程当中,感受到她的散文写作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在叙事上叙述上,还有表达上,确实有她的一些独到之处。那么,我们先搞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叙事策略或者叫叙述策略?所谓叙述策略,通俗地讲,就是怎么写的问题。具体到散文写作,也就是当你对一个题材有了创作冲动,想用散文的体裁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怎么写的问题,你的写作顺序如何安排?怎样结构文章?是以人物事件的发展演进为叙述线索,还是以意识的流动为写作线索?还是用夹叙夹议来推动文章的写作?等等。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手法。那么,具体到郑彦芳的散文写作,她是怎样的呢?第一、环境描写切入,善于利用季节、风物、自然景观、建筑细节等等,营造出跟她的写作意图相吻合的情绪氛围,所以说,它给人的那种代入感特别强。作品案例:《时光背面》:巷口拐弯有台阶,台阶前不远处有棵国槐,国槐不算粗壮,但是午后逗留于台阶上的荫影,足够两个老人纳凉。《又到此间来》:暮春,阳光明媚,车厢里窗帘都垂下来,柳树如烟似雾,从车窗的缝隙闪进来,掀起帘子一角。坡上,山桃花随处可见,裸露的鸟巢在山谷平地斑斑点点。第二、以心绪流动推动文章进程。一般人的写作,是以客观事件,或者叫以故事发展为叙述线索,而彦芳的散文则是以情绪流动带动叙事情节,读她的散文,你会发现,她作品里的故事是不连贯的,需要读者在阅读中组合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服务于她的情绪表达的,而这个组合的过程,便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作品案例:《风过留痕》:一个下午能咋样过去,在老屋的残垣断壁下,还是在凭空旋起的一股风里?刚刚还踩在脚下的枯枝败叶裹着尘土被风卷起来,纷扰在我的周边,头发一啵儿一啵儿的被扬起来,站在院子中央四顾,没想到老屋已经没有我容身的地方了。《日色匆忙》:是在屋里,是在做着什么,亦或是什么都没有做,倏忽间,觉得四周一下子空阔了,寥落了。走近窗户,望望远天,恍若有什么东西正在渐行渐远,摸不着又抓不住。这时候,鸟音大作,寻声望去,嚣声来自短墙外的一棵树,树冠茂蓬蓬的,枝枝梢梢全在轻轻摇荡。晚霞笼上山巅,倦鸟归巢了,风在回家的路上,经过这根树,遇上这群鸟,风停下来,站在树梢,于是,树上喧声四起。偌大的蛛网挂在檐角,蜘蛛匍匐在网中央,朝着有鸟音的地方张望。远处山脚下,斑鸠不失时机,隔上一段时间附和几声。彦芳的散文叙述策略有两个好处:其一,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他把情感冲动转换成心绪流动,这样就便于用叙述的手法表现出来,读起来就没有直白感,从而避免了浅陋。散文写作常见的问题是抒情的火候把握,过了,就假了,而抒情语言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其二,便于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情感认同,从而增强了散文的美感。需要指出的是,散文的叙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不断尝试,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法。6、问答交流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您从理论高度概括了我的散文叙述方法,说心里话,您的概括提炼有些是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今后,我会更加自觉的训练自己,提高自己这方面的写作能力。另外,您说的叙述策略跟个性表达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主讲人:这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怎么写的问题。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叙述策略是战略问题,是从整体着眼,考量一篇散文怎样写才能达到自己的写作意图,个性化表达是一个战术问题,是如何利用自己所长,使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更富有自己的特性。也就是更能体现作者的风格。个性化表达有诸多话题,限于时间,今天我们只从语言表达方面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语言看似一个技术问题,实则不然,语言不仅是形式,还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重要元素。甚至,语言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构成。大作家汪曾祺就说过:“我认为,语言本身就具有内容性,语言不仅是形式,是技巧,还是小说的本体。”古今中外,文学大家都非常注重语言问题。比如,海明威的小说语言,就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性著称,被称为电报体。蒙田的随笔富有法国古典语言的雅致与优美,中国古代司马迁的史记就不用说了,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所以,铁凝、汪曾祺、孙犁、贾平凹都曾对文学写作的语言运用有过论述,要写好散文,就必须在语言上下大功夫,苦功夫。彦芳的散文,就有她自己的特色,第一,是朴实,读她的散文,你会发现,很少有什么华丽词藻的堆砌,每一句话都非常平实,素朴,不张扬,不做作。具体例子不用多举,只要看看上面她刚才分享出来的几篇散文就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第二,它的语言表述跟她的身份、环境,生活阅历密切相关,彦芳生活在太行山区,那里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言语表达势必有它的地域性特征,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不可能不对她的言语表达产生影响,她说出的话,跟南方水乡,跟东北黑土地,北京皇城根的人肯定是有区别的,把地域文化转换成准确精当的语言表达,就形成自己的个性表达。请注意,地域文化的言语表达跟方言还不是一回事,地域文化的言语表达融入的是地域人文风情的呈现,方言的运用,则是字、词、句和语法上的差异性,恰到好处的运用方言,也是彦芳散文写作里个性表达的一个特色。具体案例还是从阅读她上述文章里去体会欣赏。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您的讲述让我深受启发,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个性化表达呢?主讲人:这也是一个一言难尽的话题,我仅就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自己散文写作中语言的个性化表达。一、多学习,多训练。这话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确实管用。我们在阅读名家作品时,除了了解把握一部作品的内容,思想艺术性。还要注重学习领会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长,然后细细揣摩,想想如果是自己写,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处理。这样,慢慢养成一个习惯,就一定从中受益。所谓多训练,就是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有意识注重语言的表达,做多种尝试,反复推敲,从字词的选择到语序的搭配,都认真琢磨,这样,就逐渐形成一种下意识,成为一个习惯,坚持长久,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个性表达。前两天,跟一位特别有灵气的才女聊天,她说刚读了汪曾祺两篇散文,一篇叫《金大力》,一篇叫《钓鱼的医生》。她说:写道金大力上了年纪,有了白发,汪曾祺先生用了一个词:墨里藏针,这位文友说,读到这四个字,简直想拍案叫绝。还有,写钓鱼的王医生,说他把鱼竿插在河岸上,一只蓝色蜻蜓落在鱼竿上,文友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你看,这位文友就会读书,也难怪她不仅人美,文章也那么清丽脱俗,个性十足了。二,写作要诚实。这好像跟提高个性写作不搭调,实则不然,我以为,诚实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怀,思想境界文章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散文个性化表达的重要前提。首先,诚实与否,决定了你的写作态度。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取名声,还是遵从内心的召唤,不同的写作态度,决定了你的语言是浮华的,讨巧的,还是平实的,真切的。有时候,我们读一篇文章,满纸都是不遗余力的抒情,竭尽全力的渲染,动不动就是泪流满面,或者心潮澎湃,不着边际的联想,如此表达,我以为只能造成情感的虚化,远离内心的真实,文章切记虚张声势。彦芳的散文语言就是内敛的,平实的,是向内的,有的文章语言就是大声叫喊,向外的。不是说这样的语言不好,运用的恰当,也会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比如:郭沫若早期的诗歌,乃至散文,就是这样的,不管此人人品文品如何,他早期的诗歌无论从艺术性还是开创性上讲,还是很有价值的。其次,我们常说:我手写我心。然则谈何容易?要想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就是一个认清自己的心。连自己的心都没认清,如何写?即便认清了自己的心,就能得心应手的写出来吗?未必。文章写出来了,别人读了,没有产生共鸣,于是,就哀叹别人不懂自己的心,其实,是自己不懂自己的心,没有用诚实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内心世界。当然,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别人的误读,或者读不懂。这另当别论,记得上次公开课涉及到了这问题,在此不多赘述。我想说的是,要想真正我手写我心,一定要诚实面对自己。三,语言的个性表达要跟自己的三观相切合。这看上去又是一个很空的话题。其实不然,你的人生经历,文化教养,思想境界影响着你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也影响着你的价值衡量标准。所有这一切,势必外化为你的生命气质和生活态度。反映到写作上来,就是你自己的表达与判断。呈现出的语言也就明显带有自己的个性了。朱自清的细致优美,鲁迅的尖锐冷硬,汪曾祺的洒脱散淡,史铁生的庄正思辨,刘亮程的放大细节,这些既是对他们的艺术特质的概括,也是对他们语言个性的概括。我们常说读一篇文字,其实就是读他的语言,读他的个性表达。所以,一篇好散文不仅在于他说了什么,还在于他怎么说。主持人:好的,上面,李老师围绕散文的叙述策略和个性表达给我们做了一个论述。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由提问了。首先,我想问李老师一个问题,如何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主讲人:所谓生活的真实,是日常的,琐碎的,漫不经心的。也就是纯粹的客观存在。那么,如何把这些日常的、琐碎的,客观的生活上升到艺术的真实?我觉得三点最重要:第一,善于发现,观察生活,从日常琐碎中发现闪光点,敏锐的捕捉住他们,然后为我所用。第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用审美的、批判的眼光穿透生活的表面,看到隐藏在生活后面的真实,然后用我们的笔把这些躲在生活后面的真实表现出来。第三,注意典型性处理,就是我们要学会从素材中提炼带有普遍意义的形象认知。也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表现普遍的,抽象的情与理。
7、现场问答:
四川 刘乾能:李东辉老师您好!您刚才讲到写作中不要过度的联想。我个人觉得,联想有助于挖掘写作对象的厚度、深度和广度。请教您,应该怎样把握散文创作中现实(此时此地)与联想(彼此彼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写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联想,把握到什么度?谢谢!主讲人:关于这个我不主张联想的问题,或者说不要过度联想。你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恰恰相反,联想是文学写作必备的一个素质。如果没有联想的话,你的文章是写不出味道来的。也就是咱们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是没有弦外之音的。我在上面谈到的是关于写作过程中,情感的虚化问题。这个虚化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往往有的时候,我们过度的去抒情,甚至我在这个联想前面用了一个词,叫不着边际。也就是说,这种联想,它是没有独特性的,没有发现的,没有个人的一个东西在里边的,我觉得这样的联想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咱们在这儿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往往有的时候,老师教学生写作文,比如说我们去到一个地方,看到了一些景色,然后就会说,哎呀,我想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联想到了我如何如何,我们祖国如何如何美好。再比如说,我们在看到一些比较凄惨的故事时,或者说我们看到一些比较…怎么说呢?就拿现如今的新冠肺炎来说,我们自己会想到,我们生活在这儿有多幸福,多么多么快乐,等等等等。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的联想毫无价值。有价值的联想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你个人的一种独特的体验,一种发现。所以,我丝毫不反对文学写作的联想,如果没有联想,我觉得写作就会失色很多。不知道这样说,刘先生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四川 刘乾能:谢谢老师,受教了。甘肃临洮 杜小龙:散文的形如何过渡到神?主讲人:关于散文写作,这个形散神聚的问题,或者叫形散神不散的问题,这么多年来,似乎成了散文写作的圭臬。但是,这些年有所改变。有一些作家或者一些批评家、理论家,他们觉得散文写作可以做到形散神聚,但也未必就是散文写作唯一的原则。也可以做到有形有神,也可以做到有形就可以,有些做到有神也行,它并不讲究形式上的那种所谓的华美啊或是表面的一些什么东西。那么就刚才说的这个如何从形上升到神,其实跟我们今天谈到的散文写作的叙述策略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你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一种方式方法,把你所想要表达的那样一个主题、观点或者是抒情点表达出来。那么,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这就是你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叙述手法,怎样去选择,然后怎样去表现它,这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绝招。荆淑敏:老师辛苦。我想请教一下,南北方散文在创作手法、技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有没有明显差别?如果有,最显著的差别在哪里?主讲人:说实话,这个话题很大,就是从地域上说,南北方差距就非常广,非常大。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我觉得南北方写作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异。你比如说南方的一些作家,他们的东西从整体上看,更多的是比较柔软细致,精于刻画。如果用美术作品来做一个比喻的话,南方的东西是不是更像工笔画,而北方的作家们的一些作品更像一些写意。那么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不是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能讨论清楚的,但是有那么几个很明显的因素值得提一提。第一就是自然环境,常年面对着杏花春雨,小桥流水那样的一个作家,跟常年生活在燕山雪花大如席、骏马、秋风冀北这样的一个自然环境里边儿的作家,我想他们的写作肯定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原因,是不是有历史文化的不同呢。从历史上看,两宋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基本上完成南移。这个转移的过程当中,我想北方的文化到了南方以后,它会在这几百年过程中,慢慢地跟当地自然文化环境相融合,包括它的习俗和礼仪,整个群体的人文环境,方方面面吧。所以说,逐渐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些特色。而北方随着它的经济文化优势的丧失,同时还有与北方游牧民族逐渐的融合,就对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看世界,看历史等等吧,在这些方面产生了一些影响。这样逐渐的,南北方的一些差异表现在文学上,就出现了各自的一些特质。第三个原因就是城市文明的进程,我想也应该是导致南北方在文学作品中存在差异的一个原因。从现代史开始,出现了所谓的海派跟京派之分,我想这个是不是跟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有一些关系在里面。河北 高勤:李老师,写作有技巧吗?在创作中所占比重?主讲人:关于散文的写作技巧,说实话,您体会比我深,这个肯定是有一些技巧在里边的,这种训练是必要的。所谓的熟能生巧嘛,这个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觉得真正的技巧,还是我刚才主张的那个观点,诚实是最好的写作技巧。河北 高勤:谢谢您,诚实,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宁夏 雨晴:诚实是最好的写作技巧。荆淑敏:技巧是个过程,不是目的,记住了。无锡 夏正平:李老师,我一直觉得,在散文写作中,选择题材的眼光和写作的技巧相比,深邃的眼光更重要,您个人觉得哪个更重要?主讲人:夏正平老师,您好。关于你刚提到的那两点哪个更重要,我是这样看的,写作就是我前面谈到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如何上升到艺术的真实,我觉得这个似乎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应当去特别注意的一点。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作者,他一定是要用一种审美的,批判的眼光去看生活,不然的话你是没有也不会有自己的发现的。所以我说那个真实,就是隐藏在生活背后的那些真实,是一定要有供我们去挖掘,并且是挖掘不尽的一些东西在里边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写好一篇文章,或者是我们写作树立自己的风格的前提。那么,如何去把它写出来,或者说那个技术问题啊,那些东西可能就是一个手段问题吧。所以我觉得一个是前提,一个是手段,它俩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个人浅见。无锡 夏正平:解了我的惑了,谢谢李老师。无锡 夏正平:我现在最痛苦哦,就是发现不了好的题材。韧草:应该说有好的题材,但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主讲人:关于题材,我觉得就是刚才说到的,它里边一定潜含着你自己的发现,你对这个题材的个人解读。不然,我觉得这个素材,或者这个题材,它的文学价值不大。无锡 夏正平:是的,这是体现作者思想深度和生活阅历的宽度。李老师辛苦了。荆淑敏:看过《老人与海》,那里交织了多条线。在散文写作中,可否借鉴小说写作手法?这样是否可以达到厚重的效果?主讲人:关于散文写作可不可以借助于小说的手法,我觉得完全可以。运用一些小说的手法,可能有人会说,那么小说是虚构,散文可不可以虚构?这就是我要说的,除去虚构以外,我觉得,小说的叙述策略、手法、语言、对人物的刻画,线索的安排,方方面面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其实你去看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你很难在散文跟他的小说之间画出一个明显的界限。有的时候你觉得它是散文,其实它是小说。有些作品,你看是小说,它却是散文。荆淑敏:嗯嗯,还有俺东北作家萧红。主讲人:再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当时就是按小说在上海文学给他发的。后来又有一个文摘类的杂志,又把它放到了散文这个框子里面来。所以,荆淑敏老师提到的可不可以借鉴,我觉得完全可以。再我们去看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他那里边儿,你说故事情节有多少?人物的那个所谓的小说的写法有多少?但是它是小说,因为什么?因为它是虚构的。荆淑敏:感谢老师解答。荆淑敏:感谢老师,以后多多指教。无锡 夏正平:我一直认为,散文是一种真正展示作者内心和灵魂的文体,是对苦难生命的抚摸。李老师今天的讲课也真正验证了这点。高勤:李老师说到彦芳文字的从容、内敛、平实、不张扬。非常赞同,读她的作品会感觉到一种克制,叙述的克制却带来情感的更加饱满,很喜欢!谢谢李老师讲解。李汉君:您说得对,郑老师的作品耐读,很有特点。许清清:谢谢李老师,讲得太好了!朴实、深刻、精准。深受启发。刘莉:收获很大,感觉又回到了教室,上了一堂很精彩的网课。李老师辛苦了,各位老师听完有所得,可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静候各位老师大作出炉。主讲人:感谢大家的鼓励,同时我们应该感谢新锐平台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场所。当然平台离不开人啊,所以说我们还应该感谢刘莉老师。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这堂课很快就结束了,在这里,感谢李老师百忙之中,抽出他宝贵的时间来为我们上这堂公开课,让我认识到自己写作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同时也感谢各位文友老师的踊跃参与。希望我们大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努力,一起进步,并祝愿新锐平台明天更精彩。谢谢大家!谢谢刘莉主编!(整理:郑彦芳,审稿:李东辉)
新锐散文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投稿邮箱:
hebeilli@163.com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主编:云起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新锐散文
长按关注苹果手机用户可按下面二维码打赏作者
苹果手机用户长按二维码赞赏作者
扫码赞赏请留言注明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